或許人生最大的課題,不是去證明自己多好,也不是去討好誰的目光,而是——成為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。
這一路走來,我承認,我常常不喜歡自己。不喜歡自己的猶豫、逃避、不夠堅強,也不喜歡在夜裡反覆否定自己時,那種深深的無力。有時候我努力了,也確實做了不少事,但總會在某個時刻,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:「你還是很糟糕吧?」
但慢慢地,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:我期待的那個「好的人」,他到底是什麼樣子?
他可能不會事事完美,不會永遠穩定,不會每天都有勇氣;但他會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,不壓抑、不自欺。他會在跌倒的時候,不是假裝沒摔,而是拍拍身上的塵土,對自己說:「我們還是可以繼續走。」他會在失望時,不去傷害他人,也不把刀轉向自己;而是靜靜地坐一會兒,等心穩下來,再重新拾起方向。
我希望自己能夠允許自己有情緒,也有成長的空間。不必急著變得完美,只要每天都靠近那個我尊重的自己一點點。
我想成為一個有界線的人。不再用退讓來換取和平,也不再讓別人輕易進出自己的世界。我希望自己能夠對外說「夠了」,對自己說「還可以」。我知道自己需要獨處,也需要連結,但這些不再是對誰的依賴,而是一種選擇與尊重。
我也希望自己過著有節奏、有選擇的生活。不需要成為頂尖、不需要賺最多的錢、寫最長的履歷,但至少每天有一點熱愛的事可做、有一點規律的步伐、有一點對未來的打算。偶爾走走山路、看看書、學習新技能,不是為了讓誰刮目相看,而是為了讓自己在與世界對話時,不再空心。
我知道,我不會一夕之間成為那樣的人。但如果我願意從每一個早晨開始,從不再責備自己、從選擇健康地吃一頓早餐、從誠實說出「我今天不太好」開始——那麼我就在往那個方向靠近了。
不是為了讓誰回頭、讓誰肯定,而是為了有一天,我能真誠地對自己說一句:「我現在的樣子,我真的有點喜歡。」
如果有誰能在未來和我同行,那是禮物;但就算沒有,我自己,也足夠值得這段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