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多數燕子來說:
「最後一次繁殖」到「自然死亡」的時間通常相當短,往往不到一年,有時甚至只有數週至數月。
這是典型的「高風險、快節奏的生命策略(r-selection strategy)」特徵之一。
燕子一年內可能進行 1~2 次繁殖
每次都包括築巢、孵蛋、密集餵食雛鳥,耗盡大量能量
在育雛期後進入換羽(羽毛更新)階段,更是身體負擔高峰
雖然平均壽命可達 4~6 年,但高達 70% 的個體無法撐過第1年
存活到老年的燕子,常因:
飛行失誤(體力下降)
天敵襲擊(如猛禽、蛇)
惡劣天氣(暴雨、寒潮)
被人為拆巢或干擾
感染寄生蟲、疾病
很多老燕子是在最後一次育雛後因衰老+外在壓力死亡
燕子不像某些鳥類(如鶴、鸚鵡)有長壽且社群支持
牠們直到最後一刻都在工作(築巢、覓食、育雛)
一旦體能跟不上,就會很快出現問題